学佛是人生最大的享受,佛教经典中充满着人生智慧,读完让人法喜充满,顿感醍醐灌顶,有种大彻大悟的感觉。十个佛教经典名句,与大家一起共享:
一、是日已过,命亦随减,如少水鱼,斯有何乐?——《法句经》
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,人生短短几十年,就如小水洼里的鱼儿,过一天就少一天,有什么值得可乐呢?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生命,精进修行,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吃喝玩乐上,了脱生死才是大事。
二、由爱故生忧,由爱故生怖,若离于爱者,无忧亦无怖。——《妙色求法偈》
因为我们有贪爱,有七情六欲,所以才有忧虑、恐怖。如果放下心中的贪爱,心中也就无忧无惧了。
三、圣人求心不求佛,愚人求佛不求心。——《六祖坛经》
人人本具佛性,一切法由心想生,所以圣人遇到问题,就会反省自己,向内心去求。而愚蠢的人,不知道自身本具佛性,不知道向内心去求,遇到问题,就会求神拜佛,从外境找原因。
四、爱欲之人,犹如执炬,逆风而行,必有烧手之患。——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
纵欲、贪爱的人,往往看不到前面的危险,就如手中拿着火炬,逆风而行,早晚会烧手伤身。
五、智人除心不除境,愚人除境不除心。——《灵峰蕅益宗论》
有智慧的人,能够做到境随心转,只注重内心的修养,不在意外境的变化;愚蠢的人,往往是心随境转,只知道在外境上下功夫,不懂得清净自己的内心,
六、虽有多闻,若不修行,与不闻等,如人说食,终不能饱。——《楞严经》
真正的学问,是要落实在生活实践当中的,要脚踏实地地去修行。如果不修行,即使懂得知识再多,也跟不懂一样,就如同一个人嘴上说食物如何如何,但始终没有吃进去,终究是不会饱的。
七、善恶报应,祸福相承,身自当之,无谁代者。——《无量寿经》
祸福无门,惟人自召,善恶之报,如影随形。每个人的善恶果报,将来都要自己承担,没有人能够替代。
八、多欲为苦,生死疲劳,从贪欲起,少欲无为,身心自在。——《佛说八大人觉经》
欲望并不是好东西,短暂的满足过后,只会给人带来痛苦,很多的疾病、疲劳、死亡,都是因贪欲而起。只有清心寡欲,平平淡淡,才能身心自在。
九、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——《金刚经》
世间的一切事物、现象,都是因缘合成,如梦幻、水泡、影子般虚妄不实,又如露珠、电光般迅速无常,没有真实永恒的。
十、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。——《增一阿含经》
世出世间的一切恶行,都不要去做;一切善行,都应当积极奉行,勤修净业,净化心灵,这是诸佛教化众生的总得原则。
身~身净意乐道为先
心~心印妙旨三法宣
安~安己守性德彰显
顿~顿悟般若净法船
我们造业时,佛则警觉我们;
我们受苦时,佛则拔济我们;
我们归命时,佛则摄受我们;
我们修行时,佛则加被我们。
如此大恩大德,
父母不足比其深重,
天地不足比其高厚。
感恩~一切善知识
感恩~十方三世一切清净大海众诸佛菩萨
感恩~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
大慈大悲~救苦救难~有求必应
广大灵感~千手千眼
观世音菩萨摩诃萨
感恩~西方极乐世界~大慈大悲
大愿大力~接引导师~阿弥陀佛
南无阿弥陀佛
南无阿弥陀佛
南无阿弥陀佛
上一篇:人生最宝贵的是平常心
下一篇:什么是“凡圣分离”呢?
- 1 佛教的五十三小咒{毗尼日用切要(原文)}
- 2 佛教如何看待疾病
- 3 佛教徒可以有感情生活吗?
- 4 佛教戒律的要义及分类
- 5 关于佛教的一些误解
- 6 佛教四大天王的真正含义
- 7 自杀会得什么果报?佛教怎么看待自杀?
- 8 揭秘佛教护法伽蓝菩萨武财神关公的前世今生
- 9 富人思维到底有多厉害?看完这两个故事,恍...
- 10 历代名人与佛教的故事
- 11 佛教怎么解释克隆人?
- 12 佛教是否承认达尔文的物种起源
- 13 你是喜欢辩论的佛教法官么?
- 14 10个佛教名句,读完大彻大悟
- 15 佛教中的“惭愧”是什么意思?对佛弟子有多...
- 16 佛教十部必读经典佛经
- 17 佛教的4种“护身符”,竟是它们,看看你有...
- 18 佛教居士仍是俗人,处世第一要务还是建设和...
- 19 佛教相信在劫难逃、在数难逃之说吗?
- 20 佛教三大经王揭示人生的三种极致智慧
- 21 佛教徒应该如何举行丧葬仪式?
- 22 儒家的五常与佛教的五戒
- 23 佛教的人生观就是四个字:人生酬业
- 24 这四位佛教菩萨神通广大,连坐骑也非同寻常
- 25 黄念祖:佛教中的“四依法”非常重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