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,也就是八万四千条通往涅槃彼岸的路径和永断生死烦恼的方法。佛陀之所以开演如此众多的法门,就是为了契合广大众生的不同根器与因缘,为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,从而普度众生。由此可见,佛教是教育,而且是教学艺术十分高超的教育。
八万四千法门看似千差万别,实则殊途同归,皆通往涅槃城。这就好比人们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而选择出发所乘坐的交通工具,有乘汽车的,有乘火车的,有乘飞机的,有乘轮船的,只要方向正确、坚持不懈,虽有快慢差别,但都终究能够到达目的地。
佛法本来一味,后分大小二乘。大乘指菩萨乘,其实质是佛乘,因为欲成佛道,必先做菩萨。菩萨乘是佛乘的初级阶段,行菩萨道是成佛的必由之路。小乘指声闻乘和缘觉乘,此二乘已然超凡入圣,不再生死流转,只是尚未达到究竟解脱之境界。依《妙法莲华经》的说法,大乘与小乘皆是方便说法,其实唯有一佛乘而已。
修行法门有千万种,但都统摄于几种根本的修持方法之中。声闻乘依佛陀所说之“四圣谛”起修;缘觉乘自悟“十二因缘”之法;菩萨乘发“四弘誓愿”、修“六度万行”。
非凡在此专门介绍菩萨乘的根本修持方法。
菩萨,是梵语音译“菩提萨埵”的略称,意为“觉有情”,即追求自我觉悟并志愿度化众生之人。欲做菩萨,当先发菩提心,立下“四弘誓愿”,即“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。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。”菩萨注重悲智双运、福慧双修,讲求自觉觉他、自度度人。
“六度”的“度”,梵语音译为“波罗密”,意为“到彼岸”,即从生死烦恼此岸渡到涅槃寂静彼岸,因此有时也写作“渡”。“六度”也称“六波罗密”,分别为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,是菩萨修行成佛之道的六条根本修持方法。因为这“六度”统摄菩萨弘法利生的一切行持,故称作“六度万行”。
下面,非凡就略加阐释一下“六度”的含义。
布施,即将自己之物施与他人而不求回报。布施主要分为三种,即财布施、法布施和无畏布施,其中以法布施尤其是佛法布施最为重要。布施的目的在于断除悭贪心、长养慈悲心。
持戒,即持守清规戒律。持戒有持“三皈五戒”“八关斋戒”“比丘戒”“菩萨戒”等。持戒是为了守住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“六根”,从而断恶修善、清净其心。
忍辱,即忍受毁辱。忍辱有三种境界,分别为“音响忍”“柔顺忍”“无生法忍”,其中“无生法忍”为证得一切法不生不灭之境界。忍辱的目的在于熄灭贪、嗔、痴三毒,破除“我执”烦恼。
精进,即精于修行、不懈进取。菩萨发愿自度度人、成就佛道,这不仅需要有坚定的决心和意志,更需要有稳固的恒心和毅力。唯有勇猛精进、不懈修行,方能成就弘法利生的伟大事业。
禅定,即住心于一处而不散乱的静虑境界。止观双运名禅,心不散乱为定,有“四禅八定”“三昧正定”等。禅定可收摄心神,能生起智慧。
般若,即无上圆满智慧。世智辩聪为不究竟的有漏智慧,般若乃清净无漏的圆满智慧。学佛为的就是明心见性、破迷开悟,修行的目的就在于永断烦恼、圆证菩提。
欲证圆满大菩提,“六度万行”是舟楫。自渡渡人到彼岸,同成无上等正觉。
下一篇:3种人和佛有缘分,这其中有你吗?
- 1 功德利益太大了!修持这部经典,竟然感得菩...
- 2 文殊菩萨为天下莘莘学子,启慧增智
- 3 佛菩萨是如何暗中护持修行人的?
- 4 菩萨成佛的修行法门有千万种,归根结底是这...
- 5 原来,刘明华老菩萨与刘素云老师是:假名夫...
- 6 一切大乘菩萨在因地修行时,都要发下这四条...
- 7 文殊菩萨除YIN欲短咒与震撼的戒YIN感...
- 8 诵《法华经》感地藏菩萨护持、引导的灵感事...
- 9 歌词:愿做菩萨那朵莲
- 10 鸠摩罗什译《维摩诘所说经》之“入不二法门...
- 11 为什么说“菩萨畏因,众生畏果”,原来答案...
- 12 文殊菩萨出家日供灯祈福,助您金榜题名,仕...
- 13 恭迎文殊菩萨出家日,为众生点一盏智慧心灯...
- 14 地藏菩萨感应录
- 15 真修行,菩萨会照顾好你家人
- 16 改变命运与改造命运的无上法门
- 17 净土法门法师: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15集
- 18 海贤老和尚的故事:肉身菩萨
- 19 多次堕胎流产后导致不孕,菩萨慈悲加持闭经...
- 20 四年来深刻体会地藏菩萨的慈悲,一千多万的...
- 21 恭迎文殊菩萨出家日
- 22 大龄剩女向观音菩萨求婚姻,果真两月内就如...
- 23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:心不能清净就不能往生,...
- 24 诸佛菩萨和龙天护法是如何在暗中护持修行人...
- 25 普陀山观世音菩萨资料集